在欧洲超级杯决赛中,巴黎圣日耳曼通过点球大战击败托特纳姆热刺夺冠,但比赛中两位球员的罚点表现引发热议。《电讯报》特别指出,巴黎的维蒂尼亚和热刺的特尔均采用慢助跑方式罚点,最终双双失点,暴露了这种罚点策略的缺陷性。


报道详细分析了两人的罚点过程:维蒂尼亚在点球大战第一轮登场,他缓缓走向皮球,同时紧盯门将,整个罚点过程用时 9.79 秒,最终射门被扑出。这一用时甚至超过了博尔特创造的 9 秒 58 百米世界纪录。而热刺前锋特尔的罚点同样以慢节奏完成,用时 9.19 秒,最终射门偏出球门,错失得分机会。


《电讯报》认为,慢助跑策略本应是球员通过节奏变化干扰门将判断的手段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过长的准备时间反而可能影响罚点球员的自身节奏与专注力。维蒂尼亚和特尔的连续失点,印证了这种策略在高压赛事中的风险 —— 过度强调对门将的干扰,反而容易导致自身动作变形,最终影响射门质量。


尽管巴黎凭借其他球员的稳定发挥最终夺冠,但这场点球大战中的两次失点,无疑为足坛关于 “罚点策略” 的讨论增添了新的案例。对于维蒂尼亚和特尔而言,此次经历或许将促使他们在未来调整罚点方式,平衡节奏控制与自身稳定性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