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霆与切特 - 霍姆格伦达成一份 5 年最高 2.5 亿美元的全额保障顶薪续约协议,这一消息不仅引发了 “场均 15 分 8 篮板的三当家是否配得上 5000 万年薪” 的热议,更折射出小球会在 NBA 金元时代的生存法则 —— 通过长期投资锁定年轻核心,以可控的薪资压力换取持续的竞争力。
从当下表现来看,切特的顶薪似乎存在争议:职业生涯前两个赛季仅出战 114 场常规赛(2022 年因伤赛季报销,2024-25 赛季又因髋伤缺席 3 个月),场均 15 分 8 篮板的数据与同价位球星相比并不突出。但雷霆管理层的考量重心在于其潜力与独特价值:
作为身高 216 公分的内线,切特却拥有锋线般的持球能力和定点三分投射(生涯累计 150 记三分 + 250 次盖帽),这种 “独角兽” 特质完美适配现代篮球体系 —— 既能承担内线护框重任(常规赛防守干扰率 93% 位列联盟第二,季后赛将对位球员命中率压制到 33%),又能参与外线轮转,总决赛 G7 单场 5 记盖帽的表现已展现其关键战价值。更重要的是,23 岁的他仍处于上升期,雷霆寄望于他能复制杜兰特、字母哥等球星的成长路径,而他与杜兰特的训练关联(穿同款签名鞋、共同特训)更让球队看到了 “成为下一个超巨” 的可能性。
切特的续约并非孤立决策,而是雷霆构建 “亚历山大 + 切特 + 杰伦 - 威廉姆斯” 三顶薪核心框架的关键一步。这一模式既是对 2012 年放走哈登教训的修正,也是小球会在金元时代的必然选择:
从薪资结构来看,切特的顶薪占工资帽 25%(下赛季工资帽为 1.546 亿美元),加上亚历山大 4 年 2.85 亿的顶薪(占 35%)以及杰伦 - 威廉姆斯未来的顶薪合同(预计占 30%),三核心总薪资将控制在工资帽 90% 以内,低于第二土豪线(2.078 亿),为角色球员留足空间。同时,球队还留有调整余地:多特(1822 万)、哈滕(2850 万)2026-27 赛季为球队选项,以赛亚 - 乔(1132 万)和杰林威(774 万)2027-28 赛季为球队选项,未来可通过裁退或交易削减开支。
雷霆的操作逻辑很明确:在勇士、掘金、凯尔特人等队已证明 “维持争冠阵容必须烧钱” 的背景下,利用核心球员的年轻优势(亚历山大 26 岁、切特 23 岁、杰伦 - 威廉姆斯 24 岁),以长期投入锁定竞争力。下赛季将是切特和杰伦 - 威廉姆斯最后一年的新秀合同红利期,球队需抓住这一窗口冲击卫冕,而顶薪续约切特正是为了确保核心框架的稳定。
归根结底,这笔交易的核心不在于切特当下是否值顶薪,而在于雷霆展现出的长期投入决心。在 NBA 当今时代,争冠球队的运营关键已不是 “怕花钱”,而是 “合理花钱”—— 将连续多年的总支出控制在老板可接受范围,便是成功。对于已连续两个赛季取得至少 57 胜的雷霆而言,只要愿意持续投入,这支年轻的核心队伍有望成为西部长期的统治力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