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六,苏超联赛将迎来一场特殊的较量 —— 常州队将在主场常州奥体中心迎战镇江队。这场由两支排名末位的球队上演的对决,被《扬子晚报》形容为 “最钝的矛” 刺向 “最破的盾”,却意外引发全网热议,预售球票瞬间售罄,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。


一场被 “玩梗” 包围的对决

作为苏超前八轮排名垫底的两支球队,常州队与镇江队被网友戏称为 “倒一德比” 的主角:常州队前八轮一球未进、一场未胜,“稳稳” 占据积分榜第 13 位;镇江队则凭借揭幕战的一胜艰难支撑,暂列第 12 位。网友们的调侃接踵而至,“垫底之战”“十三妹之争” 等标签刷屏,两队的城市属性也被赋予趣味解读 ——“龙城” 常州与 “醋都” 镇江被笑称为 “卧龙凤醋”,双方的实力对比更是被戏谑为 “最钝的矛 vs 最破的盾”“菜鸟互啄现场直播”。甚至有球迷调侃,这场比赛是常州队 “打破进球荒的唯一机会”。


戏谑背后,是对拼劲的共情

看似 “无情” 的幽默背后,藏着球迷对球队最朴素的关心:比起输赢,大家更在意球员在场上的那份拼劲。正如常州队球员用行动证明的那样,他们从未因战绩低迷而放弃。


为了实现 “进一球” 的目标,常州队拒绝赛前采访,顶着烈日封闭训练,球员们黝黑的脸庞在阳光下泛油光,球衣被汗水浸透又晒干,反复练习跑位、射门与回防,只为在赛场 “憋出一脚大招”。6 月对阵南京队时,前锋李阳终场前连续过人射门,虽击中门柱未能得分,看台上却已有球迷为之动容;对阵淮安队,18 岁的 10 号球员苏桥桥拼到脚底磨破,赤脚一瘸一拐走下球场,他说:“这么多球迷为我们加油,没血性、没拼劲,这球踢得就没意思了”;第七轮惜败徐州后,3 号卢志勇蹲地痛哭,球迷却拉起 “城市英雄” 横幅,用掌声致敬这群虽败犹荣的球员。


就连常州赛区组委会也清醒地承认:“球队在战术、关键球处理上存在不足,与兄弟城市的实力差距切实存在。” 这种直面差距的坦诚,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量。


赛场之外,足球种子正在生根

尽管常州队在眼下的比赛中难寻胜绩,但这座城市已在为足球的未来播撒种子。6 月,常州市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,推进校园足球普及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。如今,家长带孩子走进青训营、社区联赛兴起、球迷自发应援、市民理性建言…… 足球的土壤正在被一点点开垦、浇灌。


本周六的比赛,常州球迷或许仍会为球队呐喊,期盼那粒 “等了很久” 的进球。这并非因为 “必须赢”,而是因为这粒球里,藏着每一个 “用力奔跑” 的人对生活的期待 —— 哪怕屡败屡战,只要不停前行,就值得被温柔以待。这场 “倒一德比” 的意义,早已超越胜负,成为一座城市与一群球员共同书写的关于坚持与热爱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