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的战鼓即将在东京体育馆敲响,作为超级 750 级别赛事,男单赛场的争夺始终牵动着国羽球迷的心。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,国羽男单上一次在这片赛场登顶,还要追溯到 2015 年 —— 当时林丹以标志性的霸气表现捧起冠军奖杯,而这一隔,便是整整十年。如今,石宇奇、李诗沣等后辈们肩负着打破冠军荒的重任,却要面对堪称 “地狱模式” 的签运考验。

林丹.jpg

十年前的荣光与如今的沉寂

2015 年的日本公开赛男单决赛,林丹与李宗伟上演经典对决。32 岁的 “超级丹” 在两局拉锯战中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,以 22-20、21-18 险胜对手,将个人在日本公开赛的夺冠次数定格在 3 次。那届赛事,他先后击败田儿贤一、孙完虎等名将,每一场胜利都彰显着统治力。彼时的国羽男单,还处在 “林丹 + 谌龙” 的双保险时代,日本公开赛的冠军如同囊中之物。

谁能想到,这竟成了国羽男单在日本赛场的最后一冠。此后十年间,谌龙、石宇奇、陆光祖等选手多次冲击冠军,却始终与奖杯擦肩而过。2018 年石宇奇闯入决赛,最终不敌桃田贤斗;2022 年李诗沣在半决赛功亏一篑,目送安赛龙晋级。近三届赛事,国羽男单最好成绩仅是八强,昔日的优势项目逐渐沦为 “短板”。

对比国羽其他单项,男单的冠军荒显得格外刺眼。女双有 2024 年刘圣书 / 谭宁夺冠,混双蒋振邦 / 魏雅欣同期登顶,男双梁伟铿 / 王昶 2022 年曾问鼎,女单虽 8 年无冠,但至少在 2016 年有何冰娇的身影。唯有男单,在林丹之后,再未有人能触摸到日本公开赛的冠军奖杯。

本届签运:三线承压的突围之战

翻开 2025 年日本公开赛男单签表,国羽六位选手的晋级之路布满荆棘。翁泓阳、雷兰曦、王正行三位非种子选手堪称 “死亡之组”—— 翁泓阳首轮遭遇头号种子昆拉武特,雷兰曦对阵二号种子安东森,王正行则要挑战 “种子杀手” 印度名将拉克什亚・森。这三场对决,国羽选手的世界排名均落后于对手,赛前被普遍视为 “硬仗”。

更棘手的是,两位主力石宇奇与李诗沣被分在同一 1/4 区。作为赛会 3 号种子的石宇奇,需先后战胜法国选手大波波夫、中国香港名将伍家朗,才可能在八强赛与李诗沣碰面。后者首轮对阵中国香港的李卓耀,次轮极有可能遭遇丹麦新星格姆克。这意味着,国羽男单最多只能有一人晋级四强,提前上演的 “内战” 无疑削弱了冲冠希望。

尽管签运不佳,但首轮比赛已传来惊喜。翁泓阳以 2-0 爆冷击败昆拉武特,雷兰曦同样直落两局战胜安东森,两位非种子选手将世界前二同时拉下马,为沉闷已久的国羽男单注入强心剂。石宇奇也以 2-1 险胜波波夫,李诗沣 2-0 轻取李卓耀,目前四位选手晋级 16 强,超出赛前预期。

破局关键:放下包袱的 “拼” 字诀

十年无冠的压力,如同无形的枷锁。但从首轮表现来看,翁泓阳与雷兰曦的爆冷,恰恰印证了 “放下包袱才能创造奇迹”。雷兰曦赛后坦言:“没想过输赢,就是抱着拼对手的心态去打,反而发挥得更自如。” 这种 “以弱搏强” 的姿态,或许正是国羽男单打破僵局的关键。

石宇奇作为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国羽男单选手,承载着最多期待。他与李诗沣的潜在 “内战”,将考验教练组的排兵智慧。若能避免过早消耗,无论是石宇奇的控网突击,还是李诗沣的快速连贯,都具备与顶尖选手抗衡的实力。此外,翁泓阳的暴力扣杀、雷兰曦的防守反击,都可能成为后续比赛的 “奇兵”。

回望 2015 年林丹夺冠时的场景,他在决赛中面对李宗伟的疯狂反扑,用一记精准的网前放网锁定胜局,那种 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” 的心态,正是当下国羽年轻选手需要传承的品质。如今,东京体育馆的灯光依旧璀璨,只是领奖台上的国羽男单身影已缺席十年。或许在本届赛事,翁泓阳、雷兰曦们的爆冷,会成为打破沉寂的开始。